【争优争先争效•担当奋进】惠安: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近年来,惠安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积极创新机制、探索新路径,依托城西片区良好的生态资源、区位优势、交通条件,因地制宜提出“山线”的构想,探索实践乡村振兴的“惠安模式”。
【资料图】
“四步走”推进农田连片整治
守牢粮食安全耕地红线
近日,记者在紫山镇油园村高标准农田连片整治项目现场看到,经过整治的农田规整连片,机耕路和水渠纵横交错,绿油油的水稻如绿色地毯覆盖在田野上,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惠安县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负责人 林舒远
“紫山镇油园村高标准农田连片整治项目建设规模为1400多亩,累计投入资金1200多万元,亩均投资额达到8000元以上。通过实施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和田间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升耕地的地力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同时招商引资引入农业企业,为当地村民提供多个就近就业的岗位,有效提高居民收入。”
据了解,目前,全县已建成高标准农田共13.28万亩,占全县基本农田的77.69%。特别是2019年机构改革以来,全县共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33个,建设规模7.7万亩,投入资金1.26亿元。2022年以来我县围绕省市有关农田连片整治与改造提升工作部署,以黄塘溪流域沿岸农田连片整治为示范,探索建立“四步走”农田整治机制(抓好一个基础,全面推动耕地经营权集中流转;明确两个整体,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聚焦三个改变,多方筹措农田建设资金;突出四重效益,打造农文旅融合示范样板),实现农田连片整治与改造提升取得新突破,有效推进我县农业现代化建设并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怡人风景扑面来
美丽田园画卷新
怡人风景扑面来,美丽田园画卷新。这是记者近日在黄塘溪边感受到的场景。去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惠安县积极探索通过绿道系统串联沿线的景区、乡村和农田,将黄塘溪沿线打造成集农业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传承、游学体验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该项目定位“农文旅深度融合的乡村振兴示范带”,按照“一溪、四带、八区”进行规划建设,对标国家级田园综合体,总投资约4.88亿元。
惠安文旅集团工作人员 郭晓南
“惠安‘山线’沿着黄塘溪两侧打造50公里长的绿道,目前一期工程主要建设项目为安全生态水系建设和田间道路提升改造等。通过流转2000多亩土地,形成了分拣、包装、冷链等岗位,为黄塘溪沿线村民提供非常多的就业机会,集中吸纳农民工6万多人,实现年产值6000多万元。在接下来的二期工程中,将开始实施二期安全生态水系建设项目,发展冷链保鲜与农产品初加工产业,建设官溪农业公园、油园农业公园等项目。”
“山线”方面取得的成效只是我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惠安县坚持城乡一体、整体联动,依托“半城青山半城海”地理资源特色,以山线黄塘溪流域、海线滨海海岸带为两翼,统筹规划布局,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通过产业聚合、资源整合、组织联合等方式,实现区域连片整体提升,打造“山轴乡村振兴+海线休闲旅游”示范带,走出了一条具有惠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下一步,惠安将加快推进山线、海线乡村振兴示范带策划项目落地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加大财力投入,做强优质产业,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添砖加瓦。
记者 | 郭君勇 孙瑞红
编辑 | 连云倩
责编 | 蔡小青
审核 | 林书达
关键词: